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广州南沙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外贸 “期中答卷”。2025年1-6月,南沙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479.3亿元益配资,同比增长17.5%,占全市外贸总值的 24.5%。数据背后,是南沙以优势业态培育为引擎、以企业服务优化为支撑、以国际航运枢纽强化为骨架的 “三大抓手”战略,推动这片开放热土加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业态创新突围:锻造外贸增长 “强引擎”
在南沙汽车口岸,一艘艘滚装船满载国产汽车驶向全球,这里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滚装汽车枢纽港区。依托华南首个整车出口监管仓和创新的“纸浆船 + 可折叠框架”联运模式,汽车出口全链条生态持续完善。中国(广州)汽车出口基地的“一站式”服务,让全省二手车出口企业享受到从车辆上牌到海外交付的全流程便利;“穗港汽车出口快线”更使通关时间和物流成本大幅缩减。数据显示,上半年南沙汽车出口58.6亿元,同比增长37.1%。
租赁业态的创新突破同样令人瞩目。通过与深圳、上海等地海关建立异地委托监管联动机制,南沙将保税租赁业务从飞机拓展至直升机、飞机发动机等领域。今年上半年,13 架飞机和 1 台发动机通过这一模式完成交易,货值约 62.13 亿元,同比激增 1.6 倍,为高端装备贸易注入新动能。
南沙跨境电商产业也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国首创的出口退货 “一站式” 监管模式,破解了跨境电商退货难题,入选全国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TEMU、希音等龙头平台的集聚,叠加OTC产品国际中转、香水网购保税进口等业务创新,推动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超60%,让南沙成为 “买全球、卖全球” 的重要枢纽。
服务精准滴灌:为企业出海 “搭跳板”
今年上半年,南沙对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1-6月益配资,南沙对香港进出口增长32.9%;对东盟、欧盟、中东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RCEP成员国进出口分别增长41.3%、88.4%、14.7%、21%、14.4%,多元化的全球市场布局逐步成型。
监管创新让通关效率再提速。“智慧海关” 与 “智慧口岸” 深度融合,催生了 “智慧审证”“智慧堆场” 等 15 个应用场景。其中,“智慧审证” 将单份境外检验检疫证书审核时间压缩近90%,7×24 小时通关、“先查验后装运” 等模式,让集拼货物实现 “独立申报、当天放行”,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
“政策组合拳” 也为外贸企业注入强心剂。南沙成立稳外贸工作专班,统筹印发促外贸稳增长若干措施、“护企・拓市・强链” 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以 “全周期培育 + 全要素支持”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在第 137 届广交会上,南沙组织企业入驻线上云展厅,开展 “厂区开放日”“广货优品广贸全球” 等活动,助力企业深耕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枢纽能级跃升:架起全球贸易 “黄金通道”
作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南沙积极深化与国际航运巨头合作,加大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拓展力度。截至2025年6月底,开辟外贸航线174条,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多个港口。2025年1-6月,南沙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累计超610.6万TEU,同比增长25.4%。
以南沙港为枢纽港,“一港通”模式向大湾区内河支线港扩线,南沙实现与省内佛山、中山、东莞、江门等地市20个港口和贵阳、衡阳、株洲、郴州4个铁路陆港共24个支线港联动,超3000家企业享受物流一体化改革政策红利。
千亿能级冷链枢纽的打造,让 “全球鲜” 更快抵达餐桌。全国最大的进口冷链查验平台实现 “全链条不断冷”,“车厘子快线”“榴莲快线” 等特色航线,叠加 “提前申报”“船边直提” 等便利措施,使冷链商品快速送达粤港澳主要城市,推动冷链产业加速集聚。
站在新起点,南沙正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引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国际航运枢纽功能,推动外贸业态创新,助力企业拓展全球市场,为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贡献南沙力量。
南方+记者 李心迪
通讯员 南沙商务宣益配资
申宝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