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热”防控工作中,高楼天台往往是各方力量难以触及的卫生“黑点”嘉多网,日常巡查、灭杀难度极高。近日,在南沙街道蕉门河社区,工作人员依托无人机技术支持,对人工难以到达的楼宇天台积水死角进行精准投药,最低两个操作人员即实现单次行动消杀面积达5000平方米。
无人机搭载的遇水缓释型消杀包能智能识别定位积水点,实现稳定悬停与精准投送,从源头抑制蚊虫孳生,显著节省人力成本,大幅提升灭蚊覆盖效率与精准度。而借助各类高科技配件,无人机可在光线暗淡等复杂环境持续作业,实现全时段防控,进一步提升防控效率。
嘉多网
在此之前的“周末有约”爱国卫生行动中,南沙街道已在沙螺湾村尝试使用无人机从高空进行积水点位监测,成效显著。依托无人机传回的监测数据,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物管等多方力量第一时间深入背街小巷、房屋楼顶等卫生“黑点”,翻盆倒罐清理积水,并做好防控知识普及工作。
嘉多网
接下来,南沙街道还将复制科技防控的成功经验,助力更多村居实现精准、高效、便捷的“两热”防控新格局。同时,南沙街道将探索科技防控的更多可能,不仅仅局限于单一载体,而是“多点发力”实现科技潜能的“遍地开花”。
南方+记者 李心迪
通讯员 南沙街宣
申宝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