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我最怕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巨人配资,可自己却在心里默默唱了无数遍。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自打母亲离世后,我和姐姐在惶恐无助中蜷缩着,度过一个个漆黑的夜晚,眼泪落在枕上,湿了干、干了湿。
1978年夏,正是“双抢”季节,天刚蒙蒙亮,母亲跟往常一样,把一大锅稀饭煮开后,又赶紧把泡在盆里的脏衣服搓好放进荆篮后,挎着去村头的池塘里洗涮。
因为爷爷奶奶都过世了,我们家没有老人忙家务,所以母亲要赶在队长喊工前,把这些活干完。
可直到姐姐起床把我穿戴好,也没看到母亲的身影。
少不更事的我们自然不会多想,姐姐盛了稀饭开始吃,父亲正好也从地里回来,但房前屋后找了好几遍,也不见母亲的踪影。
父亲觉得异常,直到有人在门口塘的青石台阶上看到我们家的荆篮和衣服时,一切已经晚了!
展开剩余91%母亲溺水身亡,那年姐姐9岁,我6岁。
母亲被打捞上来后,按当地风俗是不能进家的,加上又是夏天,在众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把母亲草草掩埋。
白发人送黑发人,外婆哭晕好几次,再看看姐姐和我孤零零跪在母亲的坟前时,乡亲们都替我父亲捏一把汗,担心他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母亲生前是个很能干的人,不但手巧,人缘也好。
那时候一到冬闲,我家就是“妇女之家”,织毛衣的,纳鞋底的,一坐就是满屋子人。
父亲虽然性格好,但家务活不勤快,也就在生产队做一把力气活,母亲经常抱怨,说他家里倒掉油瓶都不带扶的。
我和姐姐年幼,也帮不上父亲什么忙,母亲刚去世那段时间,我和姐姐被外婆接过去住了一段时间。
可外婆岁数大了,也当不了家,本来舅舅家就有3个孩子,口粮不够吃,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有次舅妈实在忍不住,对外婆说:“还是把她们俩送回去吧,俗话讲‘救急不救穷’啊!”
话既然说到这份上,外婆含着眼泪把我和姐姐又送了回来。
思女心切的外婆后来一病不起,不久也随母亲去了,这世界又少了一个爱我们的人。
外婆去世没多久,我们那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家分了6亩多地。
如果母亲活着,这几亩地根本不在话下,不但能把地种好,父亲还能出去做木匠活。
可眼下这种情况下父亲寸步难行,一是土地要交农业税,不敢抛荒,其次就是要照顾我们姐妹俩。
父亲这个曾经吃粮不当差的男人开始学着做饭,洗衣服、缝被褥,还学着给我和姐姐扎辫子。
人都是跟环境走的,慢慢的姐姐开始学做家务,来减轻父亲肩上的担子。
因为我们那是种双季稻,大家收割完早稻,还要赶在立秋前后把晚稻秧插下去。每次父亲赶着牛犁田时,姐姐就领着我去秧田拔秧苗。
姐姐很聪明,也就看看大人们拔秧的手法,她很快就掌握到要领。
姐姐把秧苗一把把捆好,我下水田拎秧把往田埂上运,小腿上趴着一条条黑乎乎的蚂蝗,我只知道痒,却顾不上拍打。
街坊四邻的大妈婶子们心疼地夸我们姐妹俩能干,说我跟秧把一般高,也能下地干活,感叹没妈的孩子确实可怜。
有一次我切菜时手被切破了,鲜血直流,我嘴里本能地喊着“妈~妈~”。
姐姐吓坏了,她边给我包扎边哭,我们姐妹俩哭作一团。
这一幕正好被回家扛化肥的父亲看到了,望着我们姐妹俩哭,他也哭。
有天本家的二奶奶叹着气对我父亲说:“春胜啊,男人无女不成家,你还是要找个女人啊!”
父亲红着眼说道:“不了,目前苦是苦了点,可万一找个不讲理的人回来,两个丫头不是更遭罪嘛,我不想她们受委屈。”
寒来暑往,转眼间姐姐初中毕业,虽然也考上了高中,但姐姐说啥也不去读书了。
姐姐郑重地对父亲说:“往后您不用担心没人干活了,冬闲您还可以去做木匠活呢。”
姐姐完美地继承了母亲勤劳的基因,别看才15、6岁的小姑娘巨人配资,但家里家外一把抓。
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姐姐冬闲去附近的窑厂挑土方,把父亲业余时间做好的木头椅子和板凳拿到集市上卖。
我有姐姐的支持和帮扶,一直读到高中。
姐姐口碑好,人长得也秀气,20岁就开始有人上门说媒,但都被姐姐婉言谢绝了。
姐姐说,我要等我妹妹考上大学后,才能找婆家。
在我接到师范学院录取通知书后,我们父女仨一起去母亲的坟前给她报喜,告诉她,我们家也走出去一个大学生。
其实我知道,要不是母亲去世的早,姐姐也能考上大学,因为她比我聪明。
或许是母亲泉下有知,心疼姐姐的缘故,不久姐姐迎来人生的正缘,小伙子跟我们家还有点拐弯亲,也是他父母托人上门说媒的。
姐 夫家姐弟三个,就他一个男孩,因为他父母有经商头脑,家里除了有粮油加工厂,还开着一家小卖铺。
男方条件这么好,人长得也一表人才,父亲迫不及待地替姐姐答应了,说这门亲事一定不能错过。
就这样,姐姐跟小伙子确立了恋爱关系,一年后,姐姐出嫁了。
我和姐姐像燕子一样,先后飞离了父亲,虽然都离得不远,但还是觉得父亲一个人生活孤独。
这时候姐姐的婆婆出面,要给父亲介绍老伴,对方是她远房一个表妹,一个被暴发户前夫抛弃的女人。
当姐姐告诉我这个消息后,我当然举双手赞成,父亲为了我们姐妹俩不受委屈,这么多年活得像苦行僧,他应该要找个伴,过上幸福的晚年,毕竟他才五十刚出头。
而且我们了解到,那个姓王的阿姨有一双儿女,都成家了,身体好也没啥负担。
于是在我们姐妹俩的张罗下,父亲跟王阿姨见了面,双方都挺满意,就这样,继母来了。
继母性格好,看着就是一个干净利落的人,她比我父亲小2岁,两人往一块站还挺般配。
为了让父亲和继母有个好的居住环境,我和姐姐出钱,把老屋翻盖一新。
父亲是老木匠,经常被乡亲们请去做活。继母怕父亲辛苦,哪怕父亲回来再晚,继母都要等他回来,连洗脚水都给打好。
有继母的悉心照顾,父亲原本苍白的面孔红润了,笑容也多了,人也变得开朗。
我后来找的对象就是我同事,也是来自农村,而且我没有婆婆。
为了让我风风光光出嫁,继母那年特意种了一亩多地的棉花,给我弹了6床被子。
继母还让父亲拿出积蓄,陪嫁了一台电视机,一台录音机。
每次我和姐姐回娘家,继母恨不得把老鼠洞里的东西拿出来招待我们。
当然,人也是心换心,继母对我们这么好,我们姐妹俩逢年过节给继母买衣服鞋袜,跟她的一双儿女也有走动。
得知我怀孕后,继母养的那十几只鸡再也舍不得卖,她说都给我留着,就像亲妈一样伺候我整个月子。
一直希望父亲和继母都健健康康地,好好享受生活,可2021年春,父亲有段时间经常感觉疲劳,还出现尿血现象。
接到继母的电话我和姐姐慌了神,感觉这是不好的现象,于是赶紧请假带父亲去做检查。
那段日子恰逢口罩期间,看病、陪护都很繁琐,好不容易等结果下来,犹如晴空霹雳:父亲膀胱癌晚期!
本想瞒着父亲不让他知道,但父亲自己还是猜出来了,不停地追问。
我和姐姐不知所措,也不晓得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治疗。
最后还是继母安慰父亲道:“如今医学发达,你啥也别想,只管好好养病,我跟你还没过够呢。”
继母的一句话,给了父亲无穷的力量,他顺从配合,在医院做了手 术。
继母想去伺候,可那时候管控得严,总是让一个古稀老太太守在身边怕她身体受不了,我和丈夫有工作走不开,所以只能靠姐姐两口子,我出钱找护工。
父亲顺利出院后,继母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放心把老头子交给我吧,我一定好好伺候!”
可父亲终究没能挺过去,一年后癌细胞扩散,跟我们天人两隔。
父亲的离世对继母打击很大,一夜间头发全白了,经常对着父亲的遗像发呆。
尤其是继母经历那场重感冒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我和姐姐想把继母到身边照顾,可继母说啥都不愿意,有天我无意间听到她和邻居说话。
继母说:“文菊(我姐)和亚娟都孝顺,但我不能跟她们俩去,无论怎讲,我没生过、也没养过她们,不忍心去拖累她们。”
没办法,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常回家看看。
前年春节继母被她儿子接到城里过年,本以为是小住,当时我和姐姐去拜年的时候也没看出端倪。
结果回来没多久,有次我在给继母打电话时,感觉身边声音很嘈杂,继母支支吾吾说在外面吃饭。
因为她是老年机,也没办法视频,我就相信了,可后来还是姐姐得到消息,说继母被她儿子送到养老院去了!
我当时一听有些生气,觉得继母的儿子女儿还是把我们姐妹俩当外人,这件事至少要跟我们说一声吧。
但姐姐叹口气说也能理解,他们肯定有难言之隐吧。
担心继母在养老院不适应,我和姐姐打听到养老院地址后,就买了许多东西去看望她。
继母见到我们姐妹俩时很激动,眼泪汪汪的,但随即继母就恢复平静,说这家养老院环境挺好,饭菜也可口,一点不寂寞,比一个人生活在老家强。
望着身边那些吃饭的老人们,我心里还是有些伤感,难道人老了,最后都得走这条路吗?
我对继母说,如果感觉不适应就跟我们几个说,哪怕轮流过也行啊!
继母笑着安慰我们说:“在哪待习惯了都一样,何况你们现在也都当了爷爷奶奶,老少几代人生活在一起有很多不方便……”
继母那天说了许多,总而言之的意思就是她不想拖累儿女们,进养老院也是她自己的选择。
后来熟悉的亲戚朋友都说,继母有亲生儿女安排,你们姐妹俩能经常打个电话问候,有空去看看已经非常不错了。
年前我跟姐姐打电话时听姐姐说,继母的儿子公司资金链断了,50多岁的人还去广州打工去了,女儿又是远嫁,一年也见不到几回。
我一听心里也跟着沉重,老年人晚年生活是否幸福,完全是由子女日子过得好坏决定的。
很明显继母过得不开心。
因为孙子小,儿子年前打电话说不回来过春节,邀请我和老伴去南京过年。
大年初一我给继母打电话拜年,但没接通,我又忙着带孙子,把这事就忘一边去了。
我们学校每年正月十六开学,我和老伴正月初十就回来了,没空去姐姐家,结果姐姐电话打过来了,让我们两口子正月十五去她家过元宵节。
姐姐做饭非常合我口味,于是我欣然应允。
姐姐家离县城开车只需要40分钟,等我和老伴一进到院子里,就闻到炸带鱼的香味。
我大声喊着姐姐,跟老公一起把后备箱的东西往屋子里拎。
结果我刚跨进门,看到房间的沙发上坐着一个人,定睛一看,原来是继母!
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感觉继母脸上的皱纹也增多了,精神状态也不太好。
继母看到我时赶紧站起来握住我的手,问我儿子孙子可好,南京今年冬天下雪了没有,等等。
这时姐姐和姐夫一块进来了。
姐姐笑着说:“我跟你姐夫几天前把阿姨从养老院接回来了,往后不去了!养老院条件再好,还是不如跟家里人一起生活舒适。阿姨来了,正好跟我婆婆做个伴。”
姐姐说的时候,我看到继母低下头不停地擦眼泪,随即拉着我姐姐的手,激动得说不出来话。
我也把继母的手握住,笑着说:“阿姨,今后就在我们姐妹俩家轮流过吧,”
不等我把话说完,继母再次泪眼婆娑,她哽咽着说道:“孩子,我成了你们的拖累了!”
我赶紧劝慰道:“阿姨,您千万别这么说,您跟我爸也生活了20多年,给我们姐妹俩也做出了贡献,我们这是代替我爸照顾您!他肯定也希望您晚年生活无忧!”
继母一手拉着我巨人配资,一手拉着我姐,哭着哭着笑了。
发布于:河南省申宝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