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筛查项目平时要上千元,现在政府免费提供,真是实实在在的福利,既增长了健康知识,又能享受专业筛查服务,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日前,广州市珠江水泥有限公司迎来了一场主题为“肠筛肠轻松 疾病去无踪”的专家讲座犀牛配资,特别为员工提供免费的肠道基因筛查福利。这是花都区聚焦三大重点领域精准施策,构建全方位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扎实举措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生动缩影之一。
从“被动检查”到“主动筛查”
今年,花都区作为全市首批三大试点区之一,正式启动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服务项目,免费为2万名50-74岁的常住居民提供“健康礼包”。
本次筛查不仅运用了新技术,更采用“政府主导+专业机构支撑+村居公卫委落地”的三方协作机制,通过强化公共卫生委员会职能,整合多部门力量,实现“技术+服务”双轮驱动,将服务网点扩充至259个,打造15分钟便民检测圈,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便捷参与检测。
项目开展以来犀牛配资,已累计覆盖1.2万余名居民,筛查阳性病例均通过绿色通道转诊治疗,切实降低重大疾病负担。花都区正逐步探索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区参与—技术支撑”的全周期防控模式,为广州市大肠癌防控体系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区域样本和管理经验。
从“环境治理”到“健康管理”
花都区通过充分发挥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动员作用,引导全社会支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推动“三个一”环境卫生整治制度落实,系统开展“周末卫生大扫除”等常态化活动,并将健康理念融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充分利用当地媒体、社区宣传栏等渠道,开设健康教育专栏,围绕健康生活、疾病防控等开展健康教育“六进”、健康大讲堂等活动,使爱国卫生运动真正成为群众的日常生活方式。
1至5月,全区累计开展周末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280次,发动6.6万人次,清理垃圾476吨、卫生死角1.4万余个,开展爱卫宣传活动80场次,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及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5.8万余个次,派发手册、宣传画及海报3.6万余份。
这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爱国卫生运动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机融合犀牛配资,创新推动了公卫委建设与爱卫工作、健康广州行动融合、赋能发展,构建基层健康治理新格局,为构建全民参与的健康治理体系提供了“花都经验”。
从“部门防控”到“群防群控”
广州市公卫委花都区专责小组牵头构建覆盖“区—镇街—村居”的三级登革热防控专业队伍体系,高度融合公卫委、爱卫、疾控队伍,建立区疾控监测预警、区爱卫督办整改的闭环工作模式,持续开展巡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对历年登革热高发的63个社区、63个城中村实施重点监控。
同时,强化建筑工地、公园绿地、学校及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防控,加强第十五届全运会接待酒店及周边区域、医疗机构的蚊媒监测与防治工作,发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组建“督导队”,入户指导居民清除孳生地并精准开展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专业技能竞赛、开展巡回“送课下乡”培训等形式,补齐基层技术短板,进一步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保障公共健康安全。
截至7月中旬,全区累计监测约2300点次,制发蚊媒监测督办函100余份。社区居民张大爷点赞:“连楼顶花盆积水都有专人检查,住在这里特别安心!”
在社区开展的健康知识讲座,每周全民参与的卫生清洁行动,以及顶着烈日穿行于街巷楼宇间排查蚊媒孳生地的身影,还有始终心系居民健康的家庭医生,共同勾勒出花都区基层公共卫生委员会的生动图景,让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南方+记者 周甫琦
通讯员 谢继文 陈琳 刘嘉媚犀牛配资
申宝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